发布时间:2025-04-17 12:15:17 浏览量:129
胶囊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质构特性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物性分析仪(质构仪)进行量化测定。莱博质研(labtexture专精质构物性分析,特别整理胶囊硬度和弹性相关质构部分方法,以供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与参考。
一、分析项目
胶囊主要分析项目为硬度与弹性。 主要分析项目如下:
项目 | 说明 |
硬度 | 抵抗变形的能力,通常为第一次压缩的**力值;即胶囊破裂或变形所需的**力,反映其抗压能力。 |
弹性 | 胶囊变形后恢复原状的能力,通常通过两次压缩的恢复程度衡量。即变形后恢复原状的能力,通过第二次压缩的位移与第一次压缩的位移比值计算。 |
咀嚼性 | 胶囊在口腔中咀嚼至可吞咽状态所需的能量,综合硬度、弹性和内聚性的综合指标,反映咀嚼难度 |
二、分析方法(部分示例)
1. 硬度测试
探头选择:圆柱形探头。
测试模式:压缩模式(Compression Test)。
参数设置:
试验前速度:1.0 mm/s
试验速度:0.5-1.0 mm/s
试验后速度:1.0-2.0 mm/s
压缩距离:胶囊直径的50%-70%(避免完全压碎)
触发力:5-10g(确保接触样品)
输出结果:**峰值力(g)。
2. 利用TPA分析硬度、弹性、咀嚼性
硬度:胶囊破裂或变形所需的**力,反映其抗压能力
弹性:弹性与第二次压缩的形变距离的第一次压缩的形变距离相关;弹性为无量纲比值(0-1,越接近1弹性越好)
咀嚼性:基于TPA方法得出,咀嚼性=硬度×弹性×内聚性;内聚性通过TPA曲线中第一次压缩的正负力面积比计算。
试验参考方法:
试验项目 | 全质构分析(二次压缩) |
试验模式 | TPA |
试验前速度 | 1.0mm/s |
试验速度 | 1.0mm/s(少许0.5) |
试验后速度 | 1.0-2.0mm/s(推荐1.0) |
触发力 | 5g(如果弹性不明显可考虑8g) |
目标模式 | 5mm位移(也变形量50-70%,不能压碎) |
时间间隔 | 3-5(可能延长,以更好评估弹性,不建议超过5S) |
探头 | 36mm柱形(表面不处理) |
结果示例 | 硬度2900g,弹性0.86%,粘性90Mj,咀嚼性2600Mj |
注1:上述方法中参数为经验值或我司方法库中查询值,具体应当结合供试样品实验进行调整。
注2: 其他相关参数
脆性(Fracturability):胶囊破裂时的力(硬度测试中的第一个峰值)。
内聚性(Cohesiveness):胶囊内部结合力(TPA曲线面积比)。
粘附性(Adhesiveness):胶囊与探头分离时的负力面积(反映粘性)。
三、匹配的仪器
型号 | 名称 | 参考标准 |
TA-SF01 | 质构仪 | 《中国药典》中对胶囊剂机械强度的要求。 ASTM D4169(包装运输性能测试,含压缩试验) |
TA-BF01 | 质构仪 | |
TA-BM01 | 质构仪 |
以上为济南莱博质研公司整理的相关胶囊主要质构分析项目与试验测试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胶囊类型(明胶/植物胶囊)在质构仪上调整相应参数;通过上述方法可相对全面的评估胶囊的机械性能,为配方优化或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